本文将探讨一个很严重的话题,那就是在成为粉丝的道路上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细微心理变化。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深入理解如何吸粉。
在我的手机里,陆陆续续关注了几百个公众号。其中的大部分是不会再次打开的,我敢肯定,那些公众号是在一次互粉活动中关注的,动力仅仅是互粉,我成了别人的僵尸粉,同样别人也是我的僵尸粉。
但是最近半年来陆续关注的几十个公众号,我会不断的打开,有几个打开的频率还不低,比如卢松松的,懂懂的,caoz艺,男儿国的,为什么呢?内容的确好,每看一篇总能有些启发,收获,这就跟去餐厅吃饭,每去一次,总能饱口福一次,记得还在银川的时候,我最想念四样美食,一个浙江小吃的炒米线,头发丝一样细,好吃;一个是羊杂碎,不膻不腻,香菜辣椒一放简直是人间美味;还一个是小区路边摊上的湖南臭豆腐,辣的有滋,臭的有味;再一个是新城的乱刀鱼,真的好吃,尤其那汤那酸菜,吃的肚皮都撑坏了还想喝一碗。这么细致的形容实际是想表达那些文章正如这四样美食一样,让我总念念不忘。
写文章就要如此,能写到让别人看完一篇还想二篇的时候就到家了,否则真的很难吸到粉,进而死死的留住他们。
下面我说说我是如何被他们吸引过去的:
1. 人性根本欲:色欲,我有过因为看到一段小视频或者一张gif图被吸引到公众号去的经历,我相信很多男士都有。这在互联网中广泛存在,不单单是个人采取这个策略吸粉、吸睛,主流门户也这么干,凤凰网的下面部分健康/亲子,小说/文学频道就是这个策略。
2. 人性喜好:我好佛,只要看到关于佛教讲经、释经的公众号或者传统经典号十有八九我会关注,这是基于自己的喜好,这跟一个喜欢动漫的朋友更喜欢关注动漫号一样。
3. 迫切之需: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,各种不适,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注意身体,当看到一篇的确解决了我疑问或者提供了打动我方法的文章,底部留有公众号的时候,我一定会关注,目的在于想持续解决问题。但这种需求可不是轻易能满足的,因为太多打着养生、健康名头的公众号行着挂羊头卖狗肉的营生。
4. 职业相关:我做网络营销,着重关注引流、排名、增粉、软文等相关的专业领域,一篇新的思想新的方法,并且说的在理一定引发我的关注,那一刻我在想即便此时我不能上手操作,但我一定会抽机会试一试的,我就是这么一路成长过来的,如今对搜索引擎的理解已经远远超过当初。
5. 名人效应的助推。这一点很厉害的,假如奥巴马来中国开一个公众号,只要新闻一报道,粉粉钟粉丝过万,十万,百万。一个行业内的名人比如懂懂,第一次看到它的公众号我就会迫不及待的关注他。名人效应还有另一个效用,当名人推荐一个人的时候,我会下意识的认为他也是值得关注的,这有不少例子,在我手机桌面上。而且还有一个与名人效应类似的,就是文章的阅读量、点赞量、留言量及打赏量会影响到我是否关注该公众号的决策。从另一层面来说,这或许又叫从众效应。
以上五点讲述了我是如何“微信公众号(微博)如何快速吸粉”的。这对反过来作为一个营销者具有现实的意义。